最初和最终的善意

时间:2019-02-28 13:52:09 | 作者:陈鑫

张晓风曾说:“一杆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我想,文中母亲的小小善举便是这杆雨荷、这片青叶,一则故事将其迸发出的灵魂微光封印其中,经年后翻开,仍散发着缕缕清香。

母亲用实际行动教会乞丐用劳动获得财富。但是,如果乞丐没有遇到起初看似不近人情的母亲,而是一位“慷慨”的好心人,恐怕他尝到甜头,也就在乞讨之路上一去不返……

人人皆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固然值得肯定。佛曰:“善如一火炬,万火引之,其火如故”,只是这“引”,绝不等同于盲目奉献,而蕴含着智慧与方法。否则,非但不能融冰化雪、温暖人心,而演变为噬人火焰,也未可知。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盲点》一书中这样写道:“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有违自己的道德标准,这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盲点’。”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种“没有意识”又给予了接纳与宽容,如在动物园违反规定给动物喂食,为了摆脱乞丐地追缠而打发零钱等等。其实,这类与“善”的认知不合的行为的本质不过是自欺欺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推脱与逃避。面对此,我们不仅需要正视道德缺失的现状,更重要的是要清除这些“盲点”。

幸运的是,有人正在努力实践,使最终的效果与最初的善意接轨。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从美国留学回到孟加拉后,发现慈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而通过小型信贷等金融和商业手段却能帮助贫困人口在经济上获得独立,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通过奋斗改善生活。他放弃了原本安逸的生活,却因施善有道被誉为“穷人银行家”。《鬼谷子》云:“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则可决之。”行善亦如此。面对需要帮助的人,第一要义便是放下手中杂乱不堪的线头,擦亮眼睛,寻找最主要的部分,看清别人真正需要什么,我能真正给予别人什么——于是,阴霾自然散去,豁然开朗,真正的善良之路也在脚下铺展开来。反之,如陈光标为吸引村民来看自己的演唱会而允诺一户一头猪的行为,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与此同样重要的是,适度的善意与关怀,或许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别人,才能让人产生浓暖意而不至于感觉被冒犯。很多时候,我们怀着善意关心身边的人,可好奇心和关怀心通常只有一墙之隔,拿捏不当,反而会使受助者受到伤害。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在作品中记录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他和患有智障的儿子光在步行训练时引发了光的癫痫小小发作。每当这时,他紧抱住光并让光在地上坐下,保持静止而无法应答旁人。一位中年妇女赶来招呼,跳下自行车便将手搭在光的肩头。光最不喜被陌生人触碰身体,妇女被强硬驳回后愤然离去。显然,她积极表现出令人难以接受的善意,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好度,过犹而不及。与她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远处一位少女,注视着他们,从衣袋里露出手机却并不完全掏出。他颔首致意传达的信息是:我就在这里守护着你们。这深深暖意令作者难以忘怀。可见,在这个对不幸之人只抱有强烈好奇心甚至都不具备最基本的好奇心的社会里,那位少女关切且适度的举止方是真正的行善之道。谁都会有好奇心,而她关切的眼神却在净化着这种好奇心,是以散发出罗曼罗兰所言“灵魂的香气”。

庄子说:“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我想说,用有限的生命探索真正的施善之道,终会收获无限善意和感动!纵然,那真正的善意之光如萤如豆,可交融汇聚成光的海洋,也该有贯日长虹,骀荡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