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改写散文

时间:2017-10-23 11:46:58 | 作者:学霸

【篇一:清明改写散文】

细如牛毛的蒙蒙细雨静静的飘着,一条窄窄的石子儿路旁,一片片桃李盛开着。粗壮的树枝上,娇艳的浅粉色桃花放佛一位披着薄裙的少女倚在鲜亮的绿叶上,密密层层的又如同一片轻盈的彩云。一位戴着乌纱帽、身着青色长袍,手里摇着一把绸面折扇的人信步走来,他就是我-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

此时正值清明节,一群群神情悲戚的人呜咽着悲痛地走过。他们手里拿着香烛、饭菜和一袋袋纸钱,他们是去就祭祀亲人的。他们如此地忧伤,全然顾不得欣赏原野上的美景。原野上芳草萋萋,凡有荒芜之处,便有一堆堆尖尖的黄土埋葬逝者。逝者长眠于地下,含笑九泉,但使活人感到无比难过。柳树细嫩的柔枝刚刚萌芽,在雨中轻轻摆动着,仿佛也要为逝者悼念。

活着,人们的人生也就大不相同。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天天到墓地里去偷吃别人祭祀祖先的饭菜,吃得满嘴流油,满面红光地回到家里,而向自己的妻妾子女炫耀是某个上官贵人请他吃喝,吃了许多佳肴,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他的人生充满了欺骗和谎言,猥琐低下,令人不齿。而春秋战国时期有谋有略的介子推,虽然帮助晋文公建国、治国,却隐居山林,将别人求之不得的高官厚禄置之脑后,全然不顾。晋文公硬要他做官,他神定气闲。最后,晋文公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下令烧山,逼迫介子推出来做官。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宁死不屈,在烈焰中抱树死在绵山中,他的高尚气节不仅令人敬佩,更使我们反省:自己是否能像介子推一样保持自己的气节、高尚的品质?

可是人生短短几十年,岂能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相匹敌?不论是愚是贤,是穷是富,是官是民,过了几十年,无人知晓你是谁了。到最后,所有人都终究落得黄土一堆。远远望去,隆起的土坡上长满了丛丛青翠的杂草,随风摇曳。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家里,摆上文房四宝,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句: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篇二:清明改写散文】

正是清明时节,春雨滋润着万物,百花盛开,绽放的花朵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也不想错过这生机,便踏着木屐,走到小院里转一转。我沐浴着春光,感觉自己和大自然合为了一体,我想蝴蝶一样四处游走。突然,我看见了一片荒地,荒地里有一个坟堆,坟堆旁还能看见一些刚烧不久的纸钱。望着那片地,我不知为什么,有一点伤感。

天突然变暗了,接着,一声春雷响起,这一声春雷惊动了大地,进行了冬眠的动物们,一阵大雨过后,小草仿佛更绿更柔了,一切仿佛更加艳丽。看着美景,我想到了两个故事。有一个齐国人,经常去坟里,偷偷地到坟头,大口地偷吃那些供奉给死人吃的食品,更可恶的是,他大饱口福后,居然还和自己妻子炫耀到:“我今天又当某个大官的朋友家去吃喝了。”我不禁为这种不要脸的人感到气愤,但想到第二则故事,我便感慨万分。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介子推。他机智而富有才华。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没有要任务高官厚禄,隐居在了山中,晋文公很想让他出山做官。有一天,他便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他逼出来。可晋文公没想到,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想出来做官。我望着美景,想到:人总会死的,但有些人很伟大,严格遵守他的人格,死了也活在大家的心里。而有些人,却危害社会,活着大家也讨厌他。

想到这,我跑回家,提笔写下了《清明》:佳节清明桃花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篇三:清明改写散文】

九百多年前,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郊外的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清明佳节,桃花李花都已茂盛的开放,仿佛它们在笑;桃花梨花不都是白色之钧吗?白色不正是清明的颜色吗?郊外的田野上荒凉的一片片坟墓,让人有些悲伤、思念之情,我也情不自禁地伤心起来,我也想到了我的家人、我的老友、我的那些对我好过的亲人。

郊外雷惊动了天地,那些冬眠的动物已被这春雷万钧给惊醒,这雷和雨给郊外大地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这雨下的可真柔!郊外草原上的是花草树木是无比柔、美、滑呀!这雷雨足以让大地苏醒,足以表达人们对亲人朋友的怀念与思念与悲伤。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藏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再也不会醒来,使活着的人心里难过。我突然想到清明美景,又随即想到我的亲朋好友,又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了人生的意义。啊!人生就是这样!人生就是各不相同!

当我看到人们为自己的亲人们祭奠为死去的亲人们摆上酒、菜、水果时,我由此想到了这样一个齐人──小人的故事:古代的某个齐人没有酒菜供去世的亲人祭奠,便同别人要,别人不给,他就在别人不在的时候,把别人家供亲人的酒菜全部都吃掉,回到家,他还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吃喝,所以嘴旁才很油嘴腻脸。这种小人的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这些小人都是卑鄙下流的。

当然,还另有一些高士,由此我想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做官,便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竟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我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

我感叹的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小相同。”我由此挥笔如下: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篇四:清明改写散文】

九百多年以前,我,也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学生黄庭坚在清明节那天,我的老师苏轼先生约我去郊外踏青。

来到郊外,我发现了生机勃勃的世界。淅淅沥沥的春雨下着,轰轰烈烈的雷声响着,我撑着油伞在泥泞的小径上走着,一路上芳草萋萋,桃花李花在春雨的召唤下争奇斗艳地盛开了。可这花的中间,又似乎是荒无人烟的野田,似乎这有是死者的灵魂。看着那片黄土丘,我似乎看到了死去的人们长眠的样子,又让我们活着的人们心里不由而生一种难过之情。

天地间冬眠的动物醒了,春雨在这儿下着,草木高兴地吮吸着春雨带来的甘霖,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一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饱了回到家,还对妻子炫耀说有个当大官的朋友请他吃饭,给他吃了什么什么好吃的,主人如何如何款待他,这种人毫无人格尊严。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介子推就大不相同——他帮助晋文公建国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请他出山做官,下令烧三面的山,留一面不烧,可介子推仍然不动摇,宁可抱柳树烧死,也不愿做官。

“哎,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无论是死的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死后不都被埋在这小小的黄土丘中?”我连声感叹道,“是呀!”先生说,“我希望你也能做一个像介子推一样的人,虽然被埋在黄土丘下,但你也得死的有价值。”先生继续说。“遵命!”我回答。

回到家中,我文思泉涌,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出我想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想法,奋笔疾书(和王勃一样):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