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思想碎片化
试图专注于面前的作业时因微信消息的提示音而拿起手机,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忍不住开了一局游戏,看小说购物都用闲暇的点滴时间在互联网上完成……当你已经完成习惯于这样的生活模式,同时为自己的生活之“充实”而沾沾自喜时,你便被“碎片化”了。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便是碎片化时代的真实写照。我不否认信息碎片化给生活带来的便捷,真正可怖的是个人的思想碎片化导致的社会碎片化。
“碎片”取零碎片面之意。思想碎片化,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接受外界各式各样零散的信息时,只匆匆看过其表面最为浅显的意思而无对它背后的用意与含义的分析与联系,甚至丝毫不加思考便轻易听信。有人说,如今移动互联网横行,这样的弊端在其优势下足以让人忽略。而在我看来,这样无知浅陋的观点正是他被思想碎片化的必然结果,因为不懂得思考的人方无法意识到思想的重要性。
思想,即如康德评启蒙运动,“助人摆脱加诸自身的愚昧状态”。思想使人摆脱愚昧,换言之,便是无思想使人陷于愚昧。这愚昧,最直观地体现在对生活的心态与认知上。当一个人长久以来对碎片化信息不加联系思考的吸收构成了他主要的生活模式,那么他所了解的世界也就是散乱无章的,若他对信息没有独立的处理能力,无法将其联系起来构成整体印象,我们便也不能期待他对社会有自己的见解了。
可悲的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各地的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都大同小异。微博、推特、ins、facebook……碎片化的信息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而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的普及又造成了思想碎片化的普遍。听之信之,无联系,无思考,无观点,无创新,构成了当今社会的整体形象。
然而,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思想创新突破上的,没有创造,何来发展?曾经有一个外国记者说过,他来到上海,感觉这近乎一个复制的纽约。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呈现出来的却是几无分别的模样,这就是整个社会的思想碎片化最直接的后果。若长此以往止步不前,那么未来堪优。
社会是由无数微小的个体组成的,要想改变现状,唯有每一个先改变自己。将碎片化的信息联结整合,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