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调动感悟随笔:离开舒适区

时间:2024-07-14 10:33:39 | 作者:小雪

岗位调动感悟随笔:离开舒适区

  编者按:工作的舒适区意味着安逸,也隐藏着危险。选择安逸就意味着被淘汰,所以面对岗位调动,你要当作是一场新的挑战。

  在工作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已经历过三次岗位调动。因为最近公司的内外部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导致大量的人员调动或甚至流失,作为储备力量的我即将面临着第四次岗位调动。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我内心竟然对岗位调动存在一丝的抗拒与恐惧。经过我的思考和分析,唯一的可能导致我抗拒与恐惧的,就是我要离开舒适区了。离开,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关于舒适区(comfort zone)的话题近几年相当火热,人人都谈舒适区。所谓舒适区,全称心理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如果你有对舒适区有所了解,你就会知道每个人的舒适区都不一样,只要你认为舒适的模式或状态,都是舒适区。舒适区,不存在所谓的好与坏,对与错,只有大和小的区别。

  温水煮青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我,现在就是温水里的青蛙。在基层学习的将近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从陌生到熟悉,从一无所知到融会贯通,我已习惯了目前的工作,但是我深知由于岗位的特性,导致我每天有大量的我认为毫无疑义浪费时间的重复性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打消我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我迫不及待想寻找更有意思的工作,重新燃起我斗志的熊熊烈火。然而当真正有机会来临时,我竟然有点抗拒与恐惧。我一定是待在舒适区太久了,再也没有把它扩大过,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该把握机会了,我如是对自己说。

  舒适区意味着安全,也隐藏着危险。离开舒适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离开,一种是被动离开。主客观因素必有其一是占主导地位。对于有着明确目标不断上进的积极人士,基本属于第一种情况,然而也受限于个人和环境的特殊性, 属于少数。绝大多数属于后者,被动离开舒适区,尽管让人难受,却未见得是坏事。离开舒适区会让人失去安全感,却会让人更专注于手上的工作,以尽快建立安全感,构建自己的避风港。换一个角度看离开,也未尝不是一种回归。

  在奋斗的年纪就不应该选择安逸,选择安逸就意味着被淘汰。其实我重新反思了一下自己,还不算完全待在舒适区里,在工作之余我也尝试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看书看推文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空余时间摄影修图,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跨界学习等等,然而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坚持,还要更多。如果你认为你无法自觉地离开现有的舒适区,我只能说,人都是要逼的。我来分享一些让自己被迫离开舒适区的方法:

  1、朋友圈和朋友。很多人通过发朋友圈以示决心,让众多微信好友进行监督,每日打卡的方式,来激励自己达成某一个目标。例如减肥,例如健身。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然而有人即使发朋友圈,长期喊口号,却不去执行,这也会让好友们对你的监督失去积极性。

  2、上司。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却害怕离开舒适区,去实施新方案会犯错,那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你的上司,让领导成为你的压力源吧。如果领导否定你的方案,这招可能会失效。反之,你就不得不离开舒适区,做你想做又不想做的事情了。

  3、钱。昨天Emily跟我说她健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不下去。我就跟她讲,要是你花钱去健身俱乐部,你就能坚持了。如果还是不能坚持,那只能说钱花的不够多。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总丢手机的人,就买个苹果吧。这么贵的手机还不长点心,那只有一种可能,你是土豪。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作者:Drifter